常見問題
什麼是靜觀?我不太明白靜觀的概念,應該怎樣理解?
靜觀是「有意識地、不加批評地、留心當下此刻而升起的覺察,藉以瞭解自己,培育智慧與慈愛」- 約翰. 卡巴金 (Jon Kabat-Zinn) 1990靜觀是覺察當下這一刻如其所是的所有。因為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大腦忙於沉思過去或未來, 很少有意識地覺察到我們生活的一刻(當下),靜觀就是讓我們覺察當下。
靜觀是否就是人們常說的把腦袋「放空」?
有些人認為靜觀意味著要令「頭腦一片空白」或等同於把思緒「放空」,但我們是否真的能「清空腦袋」還要等待進一步的科學研究。反之,靜觀練習比較著重的是引導我們在當下專注於一樣東西/事情,譬如呼吸等。
靜觀即是冥想?
冥想可以說是靜觀練習中其中一個方式,讓我們覺察當下每一刻,幫助平定思緒。我們有時亦會把這兩個詞彙交替使用。
有人說:『如果你能保持靜觀,就不會感到壓力。』,這說法對嗎?
這說法不太正確。因為靜觀主要讓我們學習應對生活中感到壓力後的事情,而不是直接使我們解決事情。生活中我們依然會感受到壓力,但透過靜觀練習,我們可以更有效應對突如其來的事情,讓壓力相對來說漸漸減少及變得可以承受的。
是否要改變我整個生活,要做到像“出家人”那樣的生活方式?
靜觀訓練的目的並不是要我們改變舊有的生活方式,更不會像「出家人」般生活。在練習時你只需要注意自己身體的感覺,譬如呼吸進入和離開身體時的狀態。。
聽說靜觀就要樣樣事情都要慢,這等於「慢活」嗎?
這說法並非完全正確。我們之所以做練習的時候速度較慢,是因為我們都需要多一點點時間去注意當下的感受,尤其在學習初期當需要時間進入狀態,因此當大家都熟習有意識地專注於當下的感受時,練習速度可如個人節奏進行。
我是基督教徒,聽說靜觀是佛教的宗教活動,那麽兩者有互相抵觸嗎?
兩千多年以來,冥想的確是大多數佛教中傳統的核心練習。可是現今的靜觀和冥想練習是以非宗教的方式教授和練習,當中並沒有任何宗教術語、哲學或儀式。而 「靜觀減壓課程」 (約翰. 卡巴金教授創辦的MBSR課程) 就像許多健身中心提供的瑜伽班一樣,以無宗教信仰的方式教授一樣。
學習靜觀,除了可以減壓之外,就沒有其他功能了嗎?
當然有!超過一千項科學研究顯示,靜觀能減輕使用者出現壓力、憂慮、抑鬱的症狀,增加他們的幸福感,改善其睡眠質素及提升整體身心健康。
靜觀練習是否適合任何人士?
靜觀運適合大部份人士練習,即使是患有抑鬱的人土,若是在康復期及有自理能力的都可以參與。但若患有嚴重的抑鬱或精神有障礙的人士則不適合,最好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。